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内容

存钱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存钱策略?

存钱方法

想存钱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计划。你可以先把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列出来,包括工资、奖金或者其他收入来源。然后,把每个月必须要支出的费用列出来,比如房租、水电费、交通费、吃饭的钱等等。把必须花的钱从收入里减去,剩下的钱就是你可以用来储蓄的部分。记得,制定预算的时候要现实一点,别把支出估计得太低,也别把收入估计得太高,这样预算才更容易执行。

接下来,可以尝试一下“50-30-20”的存钱法则。这个法则很简单,就是把你每个月的收入分成三部分:50%用来支付生活必需品,像房租、吃饭这些;30%用来满足你的个人愿望,比如买件新衣服、看场电影;剩下的20%就存起来,别动它。这样,你既能保证生活的基本需求,又能有点娱乐,还能存下钱,一举三得。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自控力不够强,总是忍不住花钱,那可以开个专门的储蓄账户。现在很多银行都有这种账户,你可以设置成自动转账,每个月一发工资,就自动把一部分钱转到这个账户里。这样,你手头的钱就少了,花钱的时候自然就会更谨慎一些。而且,储蓄账户里的钱一般利息会高一点,存着也是赚。

另外,买东西的时候要学会货比三家。别一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先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更便宜的。有时候,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会差很多。你还可以利用一些优惠券、折扣活动来省钱。比如,很多电商平台都会有满减活动,你可以等到有活动的时候再买,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还有,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也很重要。比如,你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那可以自己在家做,别去外面买。外面一杯咖啡可能要二三十块,自己在家做的话,成本可能就几块钱。再比如,你每个月都要买新衣服,那可以试着减少购买频率,或者买一些质量好、款式经典的衣服,这样能穿得更久,也更省钱。

最后,要养成定期存钱的好习惯。你可以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每个月存1000块,或者每年存1万块。然后,每个月一发工资,就先把这部分钱存起来。存钱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比如定期存款、货币基金等等。这样,你的钱不仅能存下来,还能有点额外的收益。

存钱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储蓄习惯。只要你坚持下去,慢慢地,你的存款就会越来越多,你的财务状况也会越来越好。

存钱方法有哪些种类?

存钱方法有很多种,不同方法适合不同的人群和需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存钱种类和方法,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1. 固定储蓄法
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坚持的一种存钱方法。你可以在每月拿到工资后,先拿出一部分固定金额存入银行,比如工资的20%或30%,剩下的再用于日常开销。这样做的好处是强制储蓄,避免冲动消费。建议选择一个独立的银行账户,专门用于存钱,不要绑定任何支付软件,这样可以减少取出的可能性。

2. 52周存钱法
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刚开始存钱的人。它的规则是: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第三周存30元……依此类推,每周递增10元,直到第52周存520元。这样一年下来,总共可以存下13,780元。这种方法既不会一开始给你太大压力,又能逐步培养储蓄习惯。

3. 365天存钱法
如果你觉得52周存钱法的金额太小,可以尝试365天存钱法。具体做法是:第一天存1元,第二天存2元,第三天存3元……直到第365天存365元。这样一年下来,总共可以存下66,795元。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金额,比如第一天存0.5元,第二天存1元,依此类推,减轻前期压力。

4. 目标储蓄法
这种方法适合有明确目标的人,比如买房、买车或旅游。你可以先确定需要存多少钱,然后计算需要多长时间达到目标,再将总金额分摊到每个月或每周。例如,你想在两年内存够5万元,那么每月需要存2,083元,每周需要存481元。这种方法能让你更有动力,因为每存一笔钱都离目标更近一步。

5. 零钱储蓄法
如果你平时习惯用现金消费,可以尝试将每天的零钱存起来。比如,把1元、5元、10元的纸币或硬币单独放在一个盒子里,每月汇总一次存入银行。虽然每次存的钱不多,但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能存下不少。如果你习惯用电子支付,也可以设置一个“零钱账户”,每次消费后将零头转入这个账户。

6. 阶梯存款法
如果你有一笔较大的闲置资金,但又不想一次性存长期定期,可以尝试阶梯存款法。比如,将10万元分成5份,分别存1年、2年、3年、4年和5年的定期存款。这样每年都有一笔存款到期,既可以享受较高的利息,又能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如果到期后不需要用钱,可以继续转存为长期定期。

7. 自动转账储蓄法
这是最省心的一种存钱方法。你可以在银行设置自动转账功能,每月固定日期将一定金额从工资账户转入储蓄账户。这样做的好处是无需手动操作,避免忘记存钱或因懒惰而放弃。建议将转账日期设置在工资到账后的1-2天内,防止钱还没存起来就被花掉。

8. 消费替代储蓄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用更便宜的替代品来省钱,并将省下的钱存起来。比如,你平时喜欢喝奶茶,每周喝3杯,每杯20元,那么每周可以省下60元。你可以将这笔钱存入储蓄账户,一年下来就能存下3,120元。类似的方法还有:自己做饭代替外卖、用公共交通代替打车等。

9. 兴趣储蓄法
如果你有某种兴趣爱好,比如健身、摄影或旅行,可以将其与存钱结合起来。比如,你计划每年去一次旅行,预算是1万元,那么每月需要存833元。你可以将这笔钱单独存入一个“旅行基金”账户,每次存钱时都想象一下旅行时的快乐,这样存钱会变得更有动力。

10. 奖励储蓄法
为了激励自己坚持存钱,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励。比如,每存满5,000元就奖励自己吃一顿大餐,每存满1万元就奖励自己买一件喜欢的东西。但要注意,奖励的金额不能太大,否则会抵消存钱的效果。这种方法能让你在存钱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更容易坚持下去。

存钱的方法有很多种,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坚持下去。无论选择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让存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财务,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有效的存钱方法是什么?

想要找到最有效的存钱方法,核心思路是“减少冲动消费、强制储蓄、让钱自动留下来”。很多人存不下钱,不是因为赚得少,而是因为花钱太随意,或者没有明确的储蓄目标。下面我会用最通俗的方式,分步骤告诉你具体怎么做,哪怕你是“月光族”也能轻松上手。

第一步:先存后花,设定固定比例

存钱最忌讳“发工资后随便花,剩下的再存”,因为最后往往“剩不下”。正确的方法是“发工资当天,先拿出一部分存起来,剩下的再用于消费”。比如,你可以设定每月存收入的20%-30%(根据收入情况调整),这部分钱直接转到一张不绑定任何支付软件(如微信、支付宝)的银行卡,或者存进定期理财,避免自己随手花掉。
举个例子:如果你月收入5000元,发工资当天就存1000-1500元到专用账户,剩下的4000元用于日常开销。这样即使后面花钱超支,也不会动用已存的钱,长期坚持下来,存款会像滚雪球一样增长。

第二步:记账+分析消费,砍掉“非必要支出”

很多人存不下钱,是因为不知道钱花在了哪里。建议下载一个记账APP(如随手记、鲨鱼记账),每天记录每一笔支出,包括早餐5元、打车15元、买衣服200元等。坚持1-2个月后,你会发现:
- 原来自己每周点了3次外卖,花了200多元,其实自己做饭更省钱;
- 原来每个月充视频会员、买游戏皮肤花了100多元,这些“小钱”加起来也不少;
- 原来冲动买了很多不常用的东西,比如健身卡、按摩仪,最后都闲置了。

通过分析消费记录,你可以明确哪些是“必要支出”(如吃饭、交通、房租),哪些是“非必要支出”(如奶茶、新衣服、娱乐),然后逐步砍掉非必要支出。比如,把每周点3次外卖改成1次,剩下的自己做饭;把买新衣服的频率从每月1次改成每季度1次。

第三步:设置“自动储蓄”,让钱自己存起来

手动存钱容易因为“忘记”或“犹豫”而中断,最好的办法是设置自动转账。现在大部分银行APP都支持“定时转账”功能,你可以设置每月发工资当天,自动从工资卡转一笔钱到储蓄账户(比如存1000元到余额宝、零钱通,或者买低风险的货币基金)。
这样做的优点是:不用自己操作,避免“今天太累,明天再存”的拖延;钱一旦转出去,就不会被随意花掉;长期坚持下来,存款会稳定增长。比如,每月存1000元,一年就能存1.2万元,加上利息可能更多。

第四步:选择低风险、灵活的储蓄工具

存下来的钱,不能只放在银行卡里吃活期利息(太低),可以选择一些低风险、灵活存取的理财工具,让钱“边存边赚”。推荐以下几种:
- 货币基金(如余额宝、零钱通):风险极低,收益比活期高(目前年化约2%),可以随时存取,适合存3-6个月内要用的钱;
- 银行定期存款:1年期利率约1.5%-2%,收益比货币基金略高,但提前取出会按活期计息,适合存1年内不用的钱;
- 国债逆回购:风险极低,收益在节假日或月末可能较高(年化3%-5%),但需要开通证券账户,适合有短期闲置资金的人。

避免选择股票、基金等高风险投资,因为存钱阶段的核心是“保本”,而不是“赚钱”。

第五步:设定明确目标,增加存钱动力

存钱如果没有目标,很容易半途而废。建议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可实现的目标,比如:
- 3个月内存够5000元,作为应急资金;
- 1年内存够2万元,去旅行或买一台新电脑;
- 3年内存够10万元,作为买房首付或创业资金。

把目标写在纸上,贴在显眼的地方(如书桌、冰箱),或者设置手机屏保提醒自己。每当想冲动消费时,就想想自己的目标,这样更容易克制。

总结:存钱的关键是“习惯+坚持”

最有效的存钱方法,不是靠“省吃俭用”或“突然戒掉所有消费”,而是通过建立固定的储蓄习惯、减少非必要支出、让钱自动存起来,慢慢积累。刚开始可能会觉得难,但坚持3个月后,你会发现存款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理性。记住:存钱不是为了“委屈自己”,而是为了“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权”。

从今天开始,选一个方法(比如先存后花+自动转账),坚持1个月,你会发现存钱其实很简单!

不同收入水平适合的存钱方法?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存钱方法需要结合自身财务状况、消费习惯和目标来制定。以下针对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分别提供具体且可操作的存钱策略,帮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低收入群体:从“小钱”开始积累

低收入人群通常月收入有限,可能覆盖完必要开支后剩余不多,但依然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储蓄。
方法一:固定比例强制储蓄
即使月收入只有3000元,也可以尝试“50-30-20法则”:50%用于必要开支(房租、吃饭、通勤),30%用于弹性消费(娱乐、购物),20%(即600元)强制存入独立账户。这笔钱可以选择活期理财或货币基金,收益低但流动性强,避免因急需用钱而中断储蓄。
方法二:减少非必要支出
记录每日消费,找出“可省项”。例如,自己做饭代替外卖(每月省300-500元),取消未使用的会员服务(视频、音乐平台等),选择公共交通代替打车。这些小钱积累起来,每月能多存几百元。
方法三:利用“零钱储蓄”工具
许多银行APP或第三方平台提供“自动攒钱”功能,比如每天存10元、每周存50元,或设置消费后自动将零头转入储蓄账户(如消费48元,自动存2元)。这种“无痛存钱”方式适合收入低但想培养储蓄习惯的人。

中等收入群体:目标导向+增值存储

中等收入人群(月收入5000-15000元)通常有一定结余,但可能面临房贷、教育等大额支出,需要更系统的存钱方法。
方法一:分账户管理资金
开设3个账户:
1. 日常账户:存放1个月生活费,用于吃饭、交通等即时开支;
2. 目标账户:专款专用,如为3年后买房存首付,每月固定存入3000元,选择定期存款或低风险债券基金;
3. 应急账户:存3-6个月生活费(约2-4万元),应对失业、生病等突发情况,优先选择流动性高的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
方法二:利用“12存单法”赚利息
每月将结余的20%-30%(如3000元)存为1年期定期存款,连续存12个月。从第13个月开始,每月都有一笔存款到期,既能享受定期利息,又能保持资金灵活性。若急需用钱,可只支取最近存入的一笔,减少利息损失。
方法三:控制“大额消费”频率
中等收入群体容易因“消费升级”(如换车、买奢侈品)打乱储蓄计划。建议设定“消费冷静期”:想买超过1000元的物品时,先加入购物车,3天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往往冷静后,会发现很多需求并非必要。

高收入群体:优化资产配置+长期规划

高收入人群(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存钱重点不仅是“存下”,更是“让钱生钱”,同时规避风险。
方法一:建立“金字塔”储蓄结构
底层(50%):安全资产,如大额存单、国债、保险(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保障本金安全;
中层(30%):稳健投资,如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平衡风险与收益;
顶层(20%):高风险投资,如股票、股权投资,追求超额回报,但需控制比例。
方法二:利用“税务优化”存钱
高收入者税负较高,可通过合法方式减少支出。例如,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利率低),将部分收入投入企业年金或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税收优惠),或为子女教育存教育金保险(部分产品可抵扣个税)。
方法三:提前规划“大额支出”
高收入群体可能面临换房、子女留学等大额开支,需提前3-5年规划。例如,为子女留学设立专项账户,每月存入1万元,选择5年期定期存款或教育金保险,利用时间复利积累资金。

通用原则:避免“存钱误区”

无论收入高低,存钱时需注意:
1. 不要“为了存而存”:储蓄是为了实现目标(如买房、养老),而非单纯追求数字增长;
2. 警惕“消费陷阱”:避免因促销、攀比过度消费,导致“存下的钱又花出去”;
3. 定期复盘调整:每季度检查储蓄进度,根据收入变化(如涨薪、降薪)或目标调整(如提前买房)优化方法。

存钱的核心是“量入为出+长期坚持”。低收入者从“小钱”开始培养习惯,中等收入者通过目标管理提升效率,高收入者利用资产配置实现增值。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储蓄会成为一件自然且有意义的事。

存钱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存钱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存钱方式,需要根据个人财务状况、消费习惯以及未来规划来综合考虑。以下是对几种常见存钱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希望能帮助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存钱策略。

一、定期存款

优点: - 收益稳定: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固定的,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到期时能获得确定的利息收入。 - 风险较低:相比其他投资方式,定期存款的安全性非常高,银行破产的风险极低。 - 强制储蓄:由于定期存款在存期内不能随意支取,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储蓄习惯,避免冲动消费。

缺点: - 流动性差:一旦存入,若提前支取,往往只能获得活期利率,损失大部分利息收入。 - 收益较低:相比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定期存款的收益率相对较低,难以抵御通货膨胀。

二、活期存款

优点: - 流动性强: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存取,资金使用灵活,适合应对突发情况。 - 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操作流程,通过银行柜台、ATM机或网上银行即可轻松完成存取。

缺点: - 收益极低:活期存款的利率非常低,几乎无法跑赢通货膨胀,长期下来资金会贬值。 - 难以积累:由于资金流动性强,容易因各种消费诱惑而动用,不利于长期储蓄目标的实现。

三、基金定投

优点: - 分散风险:通过定期投资不同基金,可以分散单一投资的风险,降低市场波动对整体资产的影响。 - 长期收益:从历史数据看,长期坚持基金定投,往往能获得较为可观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 纪律性强:设定好定投计划后,无需频繁关注市场,有助于培养长期投资的心态。

缺点: - 短期波动:基金定投在短期内可能面临市场下跌的风险,导致账户暂时亏损。 - 需要知识:选择合适的基金和制定定投策略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和市场判断能力。

四、零钱储蓄法

优点: - 易于实施:将日常消费后的零钱存入储蓄罐或电子钱包,简单易行,无需复杂规划。 - 积少成多:长期坚持下来,零钱也能汇聚成可观的储蓄金额。 - 心理满足:看到储蓄罐或电子钱包中的金额逐渐增加,会带来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缺点: - 收益有限:零钱储蓄通常以活期或低息方式存放,收益较低。 - 依赖自律:需要较强的自律性,才能坚持将零钱存入,而非用于即时消费。

每种存钱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选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比如,如果您希望资金安全且有一定收益,同时能接受一定的流动性限制,定期存款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您希望资金灵活应对突发情况,活期存款则更为合适;如果您有一定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且追求长期收益,基金定投或许值得尝试;而如果您想从日常消费中节省出一部分资金,零钱储蓄法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存钱方法?

制定适合自己的存钱方法需要结合个人收入、支出习惯以及目标规划,以下从具体步骤到实操技巧详细说明,帮助零基础的小白快速上手。

第一步:明确存钱目标
存钱前先问自己“为什么存钱”,目标不同会影响策略。例如,短期目标(3-6个月)可能是买手机、旅行,中期目标(1-3年)可能是攒首付,长期目标(5年以上)可能是养老或子女教育。目标越具体,动力越强。建议将大目标拆解为小目标,比如每月存2000元,一年就能攒2.4万,这样更容易坚持。

第二步:梳理收支,找出“可存的钱”
很多人存不下钱是因为“不知道钱花哪了”。先记录1-2个月的收支,用手机APP(如随手记、鲨鱼记账)或纸质表格分类统计。重点看“非必要支出”,比如外卖、奶茶、冲动购物。假设月收入8000元,房租2500元,吃饭1500元,交通300元,通讯100元,其他杂费500元,那么“必要支出”共4900元,剩下的3100元就是“可存的钱”。如果发现支出过高,可以调整:比如自己做饭省500元,减少网购省300元,这样每月能多存800元。

第三步:选择适合的存钱方法
根据收入稳定性选择方法:
- 固定比例法:适合收入稳定的上班族。每月发工资后,立刻存20%-30%到专用账户(如单独的银行卡或余额宝),剩下的再用于支出。例如月入1万,存3000元,强制储蓄。
- 30天存钱挑战:适合想培养习惯的人。第一天存10元,第二天存20元,依此类推,第30天存300元,一个月能存4650元。如果收入低,可以调整为“1-15天存1-15元,16-30天存15-1元”,减轻压力。
- 阶梯存钱法:适合有奖金或兼职收入的人。把奖金分成3份:50%存长期定期(如1年),30%存短期(如3个月),20%留作灵活资金。这样既能保证收益,又能应对突发情况。

第四步:建立“存钱专用账户”
避免存下的钱被随意花掉,建议单独开一张银行卡(不绑定微信/支付宝),或用货币基金(如余额宝、零钱通)存钱。设置自动转账:发工资当天,让银行自动从工资卡转一笔钱到专用账户。例如每月5号发工资,设置6号自动转3000元到存钱卡,这样不用手动操作,减少“忘记存”或“忍不住花”的情况。

第五步:定期复盘,调整策略
每月底花10分钟复盘:检查是否达成目标,分析超支原因。如果发现某个月因为聚会多花了500元,导致没存够,下个月可以减少其他非必要支出补回来。每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存钱比例:如果收入增加,可以适当提高存钱比例(如从20%提到25%);如果遇到大额支出(如生病、修车),可以暂时降低比例,但不要完全中断存钱。

第六步:用“奖励机制”保持动力
存钱不是苦行僧的生活,可以设置小奖励。例如每存满5000元,就奖励自己吃一顿大餐或买一件小礼物(预算控制在100元以内)。这样既能满足消费欲,又不会影响存钱进度。长期目标达成后(如攒够首付),可以给自己更大的奖励,比如旅行。

常见问题解答
- 问:收入低怎么存钱?
答:先保证“必要支出”后存钱。比如月入5000元,房租1500元,吃饭1000元,交通200元,通讯100元,剩下2200元。可以尝试存500元/月,虽然少,但养成习惯更重要。随着收入增加,再逐步提高存钱比例。

  • 问:存不下钱怎么办?
    答:先找“消费漏洞”。比如是否经常点外卖?是否喜欢买打折但用不上的东西?可以尝试“延迟满足”:看到想买的非必要品,先加入购物车,3天后再决定是否购买。通常3天后会发现“其实没那么需要”。

  • 问:存钱影响生活质量吗?
    答:不会。存钱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稳定,而不是压抑消费。通过合理规划,既能存下钱,又能满足基本需求。例如,减少外卖自己做饭,既能省钱又能吃得更健康。

存钱的核心是“量入为出”和“坚持”。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养成习惯后,会发现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多,安全感也会随之提升。从今天开始,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立刻行动吧!

“存钱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存钱策略?” 的相关文章

拉伸放松的正确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如何科学进行运动前后拉伸?

拉伸放松的正确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如何科学进行运动前后拉伸?

拉伸放松 拉伸放松是运动前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身体柔韧性。很多刚开始接触运动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拉伸,下面我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且实用的拉伸方法。 静态拉伸是最基础也最安全的拉伸方式。以大腿后侧拉伸为例,可以坐在地上...

如何选择最佳表白方法?

表白方法 表白是一个充满期待和紧张的时刻,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浪漫。这里有一些实用的表白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首先,准备一份贴心的礼物。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与之相关的礼物,附上一张手写的卡片,表达你的心意。比如,如果对方喜欢音乐,赠送一张音乐专辑...

如何有效提高恋爱技巧?

如何有效提高恋爱技巧?

恋爱技巧 恋爱技巧是提升吸引力和维持关系的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恋爱技巧,帮助你在爱情中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建立自信很重要。自信的人通常更具吸引力。你可以通过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和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提高自信心。当你对自己有信心,你在与他人交往时会变得更加自然和放松。 沟通技巧同样关键。良好的沟...

心理疗愈的有效方法和选择心理治疗师的技巧是什么?

心理疗愈 心理疗愈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与心理状态。首先,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常见的心理疗愈方法,比如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等。这些方法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帮助你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专业人士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选择...

挽回感情需要多久?如何提高成功率?

挽回感情需要多久?如何提高成功率?

挽回感情 挽回感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体分析情况和采取适当的方法。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挽回感情。 首先,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思考你们的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这包括沟通不畅、生活习惯不合、价值观差异等。了解导致分开的根本原因,能够让你在接下来的沟通中更具针对性。 接下来,...

如何积累理财经验以实现财务自由?

如何积累理财经验以实现财务自由?

理财经验‌ 理财经验是很多人在追求财务自由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一开始,了解自己所处的财务状况非常重要。评估自己的收入、支出和债务状况,制定一个详细的预算,帮助你明确每月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预算的制定可以按照不同的项分类,比如住房、食品、交通、娱乐等,确保每项开支都在可控范围内。 建立紧急基金也是理...